自律神經系統檢查
自律神經系統是甚麼?
- 自律神經系統是『不受人類大腦意識所控制』分為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
- 交感神經讓身體處於『亢奮、警戒、與備戰』的狀態
- 副交感神經能使身體『放鬆、緩和、與休息』的狀態
什麼是自律神經失調?
- 自律神經藉由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,自動調控人體的體溫、血壓、心跳、胃腸蠕動、腺體的分泌、排泄與生殖功能。
- 囊括了全身內臟器官的功能運作,舉例交感神經會加速心跳則副交感神經會減速心跳;交感神經讓胃腸蠕動變慢則副交感神經讓胃腸蠕動變快,這兩者互為相反的作用,使身體各個重要器官的功能都能維持在『動態的穩定平衡』
- 『自律神經失調』是指交感神經或副交感神經活性異常,造成器官功能『動態的穩定平衡』被打破,因此產生多樣化,讓人不舒服的症狀。
自律神經失調時會有那些症狀?
自律神經調控所有身體內臟器官的功能運作,當其失調發生時,因為內臟器官尚未產生實質病變,所以各醫療科別的檢查,都找不出特定的病因。
經常會出現『多樣化』的不舒服症狀,如:
- 頭痛、頭暈、或昏沉感
- 入睡困難、淺睡多夢、多次中斷睡眠或早醒
- 暈眩或耳鳴
- 喉嚨卡卡或有異物感
- 肩頸僵硬或痠痛
- 胸悶、心悸或胸部壓迫感
- 脹氣、打嗝、噁心反胃、食慾差吃不下、或嘔酸水
- 經常便祕或或腹瀉
- 疲勞、提不起勁或倦怠感
如果各項檢查都查不出特定的病因,這個時候要有警覺心,我們可能是『自律神經失調』

上圖引用自王復穌醫師網站
(https://www.gewangfusu.com
自律神經失調的原因與長期失調的風險
- 現代人經常要面對生活、課業及工作的壓力,經常熬夜。結果,必然無法擁有規律的作息與良好的睡眠,再加上主管績效的要求與自我主動設定或被動設定(同儕壓力)的過高目標,常常需要犧牲自己的運動與休閒的時間,加班才能達標,超時過勞的工作期間,往往要攝取含過量咖啡因的各種飲料,上述的各項因素都會造成自律神經失調。
- 許多慢性疾病: 長期藥物濫用、甲狀腺功能異常、自體免疫疾病(系統性紅斑狼瘡)、更年期症候群…也會影響自律神經失調,進而影響其他器官的功能運作
- 從病理生理學的角度來看,自律神經系統、內分泌密系統與免疫系統,會彼此相互影響。如果長期自律神經失調,不去改善它,會造成各個內臟器官的實質病變與慢性疾病的發生,如冠狀動脈心臟病、代謝症候群、糖尿病,甚至是癌症…..等。